12月17日,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主辦,以“新發展格局下的城市配送”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城市物流發展大會在昆明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及相關行業協會與生產制造、批發零售、物流配送、設施技術等各類企業5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應會議代表和會員單位要求,將領導致辭與嘉賓演講主要內容摘要刊登。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會長沈紹基在致辭中,回顧了近年來中國倉協配合商務部組織推動商貿物流標準化、城市共同配送、智慧物流、城鄉高效配送、流通領域供應鏈體系建設,開展了政策研究、標準制訂、統計咨詢等工作,并且連續多年組織召開城市物流大會,落實商務部的工作部署、宣貫相關標準、總結交流經驗、推廣創新模式,推動商貿物流與城市物流的健康發展。中國倉協將繼續在商務部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重點圍繞標準托盤開放式循環共用、城鄉現代配送體系建設,持續推動城市物流的標準化、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供應鏈發展處一級調研員王楠在致辭中,總結了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相關部門和各地開展的工作、出臺的政策和創新模式;結合城市物流,重點介紹了下一步城鄉配送與單元化物流兩方面工作的思路:
城鄉配送主要是總結推廣《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三年試點經驗,將城鄉現代配送體系作為構建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十四五期間商貿物流的一項重點與常規工作,全面持續推進全國城鄉配送網絡化、集約化、標準化、現代化建設,為新發展格局下的現代流通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以標準托盤為基礎的單元化物流,主要是總結推廣商貿物流標準化與流通領域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的經驗,充分發揮零售終端的驅動作用,將標準托盤(周轉箱)作為現代物流業的基礎設施、作為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效率的基本措施、作為商貿物流的集裝單元與商品交易的計量單元,全面持續推動全國標準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建設,完善標準體系,創建質量認證機制,健全市場化的運營規則,支持托盤循環共用的各層次公共信息平臺與運營網點設施建設,全面推動經濟區域內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帶板(托盤、周轉箱)運輸(配送)。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在題為“雙循環下的城市配送發展對策”的演講中,分享了在“經濟雙循環” 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背景下,物流配送將充當經濟雙循環系統的連接器;提出了“經濟雙循環”面臨的問題與發展路徑,解讀了城市配送是建設新時代商貿流通體系的重要領域,而新時代流通體系創新主要包括電商物流配送、本地即時配送、新零售配送及社交電商配送等四種城市配送連通模式。
關于未來發展趨勢,他認為配送鏈接的優化主要在于驅動雙循環暢通與流通體系創新,其中集約與短鏈、數字路由與智慧驅動、末端織網與門店調撥、互聯互通與共享物流是主要的創新模式;物流降本增效新思維也是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他指出物流本質是服務,提供的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服務,暢通經濟雙循環。物流與生產、消費連接深化,融合聯動,帶來了降本增效新思維:為服務的客戶降成本,為物流企業自身增效益。
招商局交通物流事業部雄安辦公室主任吳幼喜分享的主題演講是“雄安新區現代物流規劃思路”,通過對雄安新區的整體情況介紹,以及對空間布局、人口、城市定位、產業結構、交通方式與組織等方面現代物流給定條件進行分析,從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物流需求預測、物流運營模式研究、新區物流體系頂層設計、物流場站設施布局方案、物流通道網絡規劃方案、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實施路徑與建設計劃等角度剖析了雄安新區現代物流規劃思路,指出園區場站圈層+路網通道、城市共配體系建設、地下管廊物流、智能物流系統建設為雄安新區現代物流發展的重點路徑。
美團大學配送學院線上運營管理組負責人劉明達在 “即時配送行業人才培養與發展”的主題演講中對美團即時配送業務發展歷程進行概述,從構建集項目培養體系、認證培養體系、知識協同體系為一體的即時配送一體化學習平臺出發,展示網約配送員與配送站站長的學習路徑,為即時配送行業人才培養提供完整的平臺與規劃。
原順豐集團醫藥事業部負責人、醫藥物流專家高智勇在“面向醫院的應急醫療用品社會化管理平臺”的主題演講中,指出當前醫療用品應急管理中核心是物資的日常準備和急時應用,表示應急物流管理的發展趨勢是建立綜合醫療用品應急物流管理體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醫療用品儲備、運用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理論指導應急物流管理,并通過構建完整的社會化醫療用品應急物流管理平臺提高應急醫療用品應急處置能力,提出應急管理流程與庫存備貨、軟件平臺運營與物流中心建設是應急醫療用品社會化管理的核心內容。
“昆明城鄉快消品供應鏈體系建設及成果分享”的演講中,由昆明國資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建烈介紹了商務部現代流通領域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昆明城鄉快消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運營模式和業務流程,分析了快消品供應鏈信息平臺、彩云公社兩大供應鏈亮點:快消品供應鏈信息平臺是城鄉快消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中的核心項目,通過信息系統來整合快消品供應鏈領域,打破快消品供應鏈小、散、亂的現狀;彩云公社以專屬優惠價格為企業內部員工提供精選產品和福利禮包,以專屬物聯網為員工配送到單位、配送到家中,是方便快捷、務實高效的服務員工新通道。他表示未來城鄉快消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主要方式是供應鏈體系規模的拓展、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開發、數據服務的多樣性。
中電科翌智航(重慶)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裴小東在主題為“無人機末端配送技術與實踐”的演講中,回顧了行業、地方等對無人機賦能物流產業的政策導向,分析了兩種城市末端配送無人機在外賣、同城物流兩個場景中的應用,介紹了無人機運投技術體系的軟硬模塊。從無人系統通訊鏈路構建、任務規劃及online自動飛行、三維數字孿生支撐安全飛行通道設計、云端AI大腦智能數據分析、空地傳感器互聯、移動端智慧中心一體化系統、大數據接入、產業保險、數據上鏈溯源到業務體系的構建,為無人系統應用前后端全鏈條賦能。并通過金銀潭醫院抗疫物資投送等視頻展示了無人機末端配送的實際應用案例。
京東物流網絡規劃部設備規劃部負責人王琨在題為“無人倉現狀與未來”的演講中,從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的五個“自”,極高技術水平、極致產品能力、極強協作能力的三個“極”,成本、效率體驗最優的一個“優”,對無人倉建設標準的定義進行了闡述,對無人倉5個階段的技術發展進行了介紹,并通過視頻闡述無人倉運作流程,表示量子計算、運營數字化、設備自動化、云和接口技術、決策智能化、作業無人化是無人倉未來發展方向。
在主題為“城市配送中心規劃設計創新思路”的演講中,機械工業第六設計院智能制造與物流院總工程師王文認為項目運作過程創新、設計理念創新、設計過程創新是物流設計創新的重點;從戰略規劃落地、流通模式、運營模式、綠色物流、智慧物流等方面闡述了設計創新的重點;認為設計院介入時機較晚、專業的物流工業設計缺失是創新過程中常見的兩個問題。
云南蘇寧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剛在題為“智慧零售驅動物流數智變革”的演講中,介紹了零售發展的階段一是初入市場經濟,二是線下發展高速進行、eBay切入中國市場,三是淘寶開啟電商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去庫存,四是消費升級、線上線下邊界模糊;闡述了蘇寧從供應鏈服務能力、物流服務能力、場景服務能力、金融服務能力等五個方面提升對零售商的賦能;強調物流數智化變革的關鍵是5G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應用、自動化技術應用、區塊鏈技術應用、RPA應用等方面的應用。
中國倉協共同配送分會常務副秘書長羅威在主題為“城鄉配送新模式比較研究”的分享中,介紹了在商務部等五部委印發《城鄉高效配送三年行動計劃》的背景下,經銷商統倉共配、線上線上一體化配送、生鮮集采共配、連鎖企業統一配送、城鄉往返共同配送、城市公共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等六種模式的特點與意義,認為城鄉配送模式的創新是通過提升整個城鄉配送體系的組織能力,把分散的城鄉配送資源、貨源進行集約、整合,對城鄉的倉、車、人進行協同、共享,使用單元器具、綠色設施,打通國內大循環的物流通路。
遂寧市商務局副局長余強在主題為“城鄉配送體系構建與創新模式分享”的演講中,介紹了遂寧城鄉配送的發展情況,以電子信息、鋰電及新材料、機械與裝備制造、油氣鹽化工、食品飲料等5項現代產業體系為基礎,以旅游與現代物流為2大注重資源整合、注重示范帶動、注重信息化建設。堅持把培育發展城鄉高效配送骨干企業放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示范創建,提升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動產業迅速發展,推動城鄉高效配送不斷向縱深發展,全力推進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建設。
四川資云同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郎云川在主題為“城鄉供應鏈平臺綜合體商業實操”的演講中,介紹了城鄉供應鏈平臺綜合體是以互聯網+實體為核心資源;以共享、開放為核心理念;業務閉環、數據可靠、數據有效、降本增效的倉儲、配送物流平臺;精準營銷、覆蓋城鄉、配送到家的社區生活服務體系。對整個平臺中客戶、渠道及規劃進行了闡述。
江西正義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文正在主題為“倉共享、線共配、聚共贏”的演講中,介紹了正義集團以“倉配一體化”為服務理念近十年來的發展成果,闡述了如何通過倉共享、線共配、聚共贏、數字化等方式帶動企業變革,對億萬商品流通港計劃運作模式進行詳細介紹,即在物流園區中聚集倉、車、貨、金融、電商等方面資源,通過二級倉與前置倉進行分撥與前置,達到規范物流行為、降低物流成本、緩解交通壓力、促進節能減排的目標。
天津市廣通信息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畢書輝在主題為“城市公共信息平臺賦能城市物流發展”的演講中,從城市物流現狀及城配車輛產值分析入手,介紹了天津城配市場的概況;圍繞路權、服務、就業及新能源車等介紹了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臺的運營模式與功能,闡述了平臺對于整個城市、企業、快遞方面的賦能。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美團)、河南省物流協會等共同發布團體標準《即時配送站站長職業能力要求》。
即時配送站站長作為即時配送企業的核心關鍵崗位之一,是龐大的即時配送管理體系中體量最大的管理崗,同時也是直接觸達配送員的重要管理抓手,是推動即時配送行業有序發展的先鋒和前線推動者,對行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標準的發布將推動即時配送站點管理人員職業能力的科學化、專業化,從而促進即時配送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為行業有序發展奠定基礎。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將會同美團等起草單位積極開展貫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