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介
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美”)是我國重要的現代流通企業之一,在全國26個省區市有2000多家門店,年銷售超1100億元,年近30億人次到店。近年來成功并購整合德國麥德龍、英國百安居中國公司,混改西南地區最大流通企業重慶商社、重慶百貨。
物美堅持全面數字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戰略,打造以生鮮為核心的數字化供應鏈,通過建立輻射華北、華東、西北、西南地區的采購、物流和營運體系,高標準地支撐快速增長的B2C業務、B2B業務以及會員店、超市、便利店等多業態的綜合發展。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隨著物美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持續深化,以及到店、到家、到餐廳食堂的多場景需求,不同渠道的訂單在何時、何地以及如何交付,遠比單一線下渠道復雜得多。為此,物美建立了一套基于云端的數字化系統來支持前端業務,有效解決到家履約、物流效率、貨物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痛點和難題,不斷提升訂單滿足率、門店有貨率、網上有貨率,優化庫存周轉,提高零供協作水平,實現端到端供應鏈效率提升,有力保障了民生商品供應。
(一)線上線下一體化,全面提升履約效率
物美依托數字化建設從單一賣場擴展成為“三個場”:一是“現場”,即遍布全國的2000多家門店,為消費者提供即時購服務;二是“近場”,即通過多點App,實現3公里商圈內半小時送達,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服務;三是“遠場”,通過在多點App開設全球精選欄目,為消費者提供次日送達的差異化商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計劃性采購需求。截至目前,物美會員總數已經突破4300萬個,年活躍會員突破2300萬個,App的銷售占比達到了87%。
在履約體系搭建中,物美采取的辦法是實現資源復用和共享,如圖1所示。在倉儲端實現實體店和線上App的商品統一采購、共享庫存和一體化配送,最大限度地復用和共享人員、設備和場地。在門店端開展“倉店合一”改造,并通過電子圍欄和揀貨流程優化,推動門店端提升揀貨效率,實現單店僅需11人即可完成1000個訂單分揀,后倉1人可同時支援前店8人的揀貨工作。
圖1 數字化系統:“算法+智能+運營”,有效支撐履約提效
2020年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物美快速推出“社區抗疫提貨站”末端配送模式,消費者通過多點App下單后,物美通過自有物流渠道并加強配送環節防疫管理,及時將訂單配送至提貨站,消費者到提貨站自提,有效緩解封閉小區、邊遠小區購物難題,避免人流集中交叉感染的風險。“對接社區、集中配送”等服務方式,在特殊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 物流配送集約化,全面提升作業效率
集約配送:物美在華北地區共有12個配送中心,包括常溫、恒溫保鮮、低溫冷藏和冷凍多溫區,倉儲面積約20萬平方米,配送車輛700多輛,月吞吐量約30萬噸,承載著為華北地區所有門店配送職責,是集多溫度帶、多業態、多庫存形式、多品類和多作業方式于一體的集約化配送模式,如圖2所示。集約化配送縮短了基地、供應商到配送中心再到門店的空間和時間,推動整個供應鏈的高效運轉,實現物美門店周轉效率顯著提高,庫存周轉天數從31天降至21天,倉內作業準確率穩定在99.9%以上,到店及時率穩定在99.6%以上。
圖2 多樣化、集約化的業務形式
智能自動補貨:物美自動補貨系統現已實現“智能預測—智能補貨—訂單可視—零供協同”一體化,系統可以進行多維度訂單匯總,保證同類訂單高效聚合。同時,每日計算缺貨率、高庫存等核心業績指標,報警高庫存、售罄等急需關注的重要數據,跟蹤業務變化、快速做出決策,提升作業效率和準確性。自動補貨實施以來,試點門店缺貨率由最高時7%降至2%以內,補貨人效大幅提升,30人覆蓋管理近千家門店,節約門店人力成本約5000萬元/年。
線上預約送貨:為縮短供應商交貨等待時間,物美推出線上系統預約,交貨等待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供應商將商品裝載到通用流轉的標準托盤上運輸到物美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使用叉車、電子揀選等設備將整托商品卸貨并收貨,實現信任交接。
夜間無人收貨:收貨部門根據夜間來貨量預留庫位,提前擺放好司機需要運走的周轉箱和托盤。夜間送貨司機通過掃碼自動開啟收貨倉門,并將貨物運送到指定位置,送貨結束后,司機掃碼關門并拍攝貨倉門照片,上傳至系統后結束送貨任務。無人收貨監控系統全程通過視頻AI系統識別,若送貨司機行為、路線、時長出現異常,系統自動推送給門店防損人員。
(三)供應鏈實時化,提升端到端協同效率
在疫情的大考之下,零售企業面臨著商品供應、價格穩定、物流配送等諸多問題,每個環節都需要與上下游實現穩定高效的協同。企業即便擁有完善的倉配網絡,也需要借助數字化工具,才能保證供應鏈持續運轉不中斷和高效協同。物美通過對供應鏈管理系統進行大量的數字化改造,實現訂單自動化處理、數據實時管理和訂單流程簡化,各級管理人員可以隨時觀測物美各門店和倉庫的產品效期、訂單處理等細節,實現信息共享、流程在線,提升端到端供應鏈效率。
以物美和寶潔的合作為例,雙方從訂單處理、高效物流、檔期協同與復盤、優化到家供應鏈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實現物美大倉到門店的配送時間從之前的48~72小時加速至12~24小時,端到端的物流效率從96小時加速至36~48小時。根據產品箱規、品牌露出以及歷史銷售等因素,探索合理的線上安全庫存及補貨參數,全品類缺貨率從4%降至1%,推動到家供應鏈優化和擴大銷售。
三、下一步規劃
物美以“發展現代流通產業,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為己任,徹底回歸商業本質,持續探索業態、商品和服務轉型升級。在物流供應鏈方面,將繼續發揮協同優勢,加快網絡資源整合,在物美華北區和麥德龍北區的倉儲資源共享經驗基礎上,將全國30個大倉總計面積將近60萬平方米的倉儲資源進一步整合和提高協同效率。持續加快數字化技術、業務和經營標準流程的深度融合,逐步建立“一切數據標準化”“一切業務數字化”的能力,實現供應商、物流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無縫銜接、統一標準和協作高效,形成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聯合可靠、快速高效的零供協作模式,驅動流通方式創新,打造全國性的數字供應鏈,努力做好“米袋子、菜籃子”,讓百姓吃得更放心、更方便、更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