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黨支部組織年輕干部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近一個月以來,協會黨支部組織40歲以下年輕員工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并于2023年3月3日由沈紹基書記主持召開了《歲月》學習心得交流會,11名年輕員工(含4名青年黨員)參加交流會(還有1名年輕黨員因出差未參會、提交了書面讀書心得)。協會副秘書長宋秀華參加會議并記錄。
根據會前沈書記的建議,大家帶著“年輕的習近平下鄉前后有什么思想變化,是什么樣的事情堅定了他下鄉的態度?”、“習近平下鄉7年看過些什么書?做過些什么事?為什么能入黨?為什么入黨之后很快就當支部書記?”、“知青7年的生活對習近平人生進步與發展有什么影響?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什么關系?”、“當代年輕人、協會年輕員工,應該向青年習近平學習什么?”這4個議題閱讀與思考《歲月》,并交流各自的學習收獲、體會、感悟。
經過交流討論,大家認為,習近平在插隊初期有很明顯的思想變化,從剛下鄉時的不適應環境、猶豫彷徨,到后來的腳踏實地、全身心投身到為群眾奉獻的工作中去,這樣的思想變化,既是因為陜北老鄉對他的關心、當地黨組織對他的關懷、愛護、培養以及家庭對他的言傳身教,更是因為習近平本人在插隊生活中真正認識了當年農村的落后與人民的辛苦,并逐漸建立了腳踏實地、胸懷遠大、以人民為本、為人民辦實事的思想。也正是因為看到了習近平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努力工作,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受到群眾擁護,當地的黨組織才破格批準習近平入黨并擔任了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七年的知青歲月讓年輕的習近平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七年的知青歲月鍛造了習近平堅毅剛強的意志品質和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培養了自信心,是他讀懂人生、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起點;七年的知青歲月為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奠定了基礎,讓他深刻地理解了“人民”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他的治國理政思想樹立了“以人民為本”的方向,正是這樣的思想使他提出攻堅扶貧、反對腐敗、狠剎“四風”等一系列為民、惠民、富民的治國理政舉措以及提出“中國夢”這個中國人民共同的理想。
對照青年習近平的所作所為,大家反思與檢討了各自的問題與不足,認為當代年輕人應當全面學習青年習近平的精神與態度:學習習近平勤奮好學、堅持讀書學習的好習慣;學習他針對一個問題進行多角度分析、找到解決問題最佳方法的辯證思維方式;學習他腳踏實地、不怕困難、不怕矛盾沖突、堅定不移做事、敢于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學習他對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志存高遠、為人民辦實事的使命擔當等。
沈紹基書記認真聽取員工的發言、閱讀了書面發言材料,分別作出點評,并在會議結束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一是正確認識環境與個人的關系,環境是外因,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內因,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本,個人應積極應對環境而不是讓環境決定個人,個人面對環境的態度才會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幸福;二是希望大家能夠落實今天提到的自身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應向習近平同志學習的內容,應當說到做到、知行合一,按照立志、習慣、性格的路徑持續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