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發改委等9部門于2025年1月21日印發了《優化提升本市物流倉儲設施及服務行動方案(2025-2027年)》及《優化提升本市物流倉儲設施及服務支持政策》。鑒于這個《方案》及《政策》內容的創新性、系統性、可行性以及實施之后可能產生的效果與影響,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已在官網與公眾號全文轉發,協會會長沈紹基于2月26日專程赴上海市發改委進行交流,討論中國倉協支持、配合、參與該《方案》實施的相關合作事宜。沈紹基對上海倉儲《方案》及《政策》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上海的倉儲《方案》及《政策》,是全國第一個以倉儲為著力點、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地方政府文件,對于引領其他省市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決策部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各類倉儲設施的布局與質量、倉儲功能的疊加與倉儲服務的延伸創新,對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確實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支撐性作用,上海選擇倉儲為著力點,體現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物流與供應鏈研究認識的全局性、系統性與前瞻性。
二、上海的倉儲《方案》,是目前為止全國最全面、最系統推動倉儲設施與服務優化提升的政府文件,對于推動上海并引領全國倉儲行業高質量發展與倉儲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方案》涉及生產制造、城市商貿與港口(陸港)等各個區域倉儲,涉及企業自有倉儲與公共倉儲兩個基本倉儲形態,涉及境內與境外兩個基本倉儲領域,涉及鐵路、交通、郵政、快遞、生產、商貿、地產與國有、民營、外資等各類型倉儲企業,涉及新建、改建、置換、租賃及技術應用與創新等倉儲設施及服務優化提升的各種方式,涉及綜合、專業與資源保障、行業監管等與倉儲相關的各個政府主管部門,這充分體現了上海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現代物流倉儲業研究認識的廣度與深度。
三、上海的倉儲《方案》及《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標、新措施與新政策,對于推動上海倉儲業、引領全國倉儲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建設,必將產生重大促進作用。
《方案》提出了“大型集成式倉儲設施”“多元業態融合的倉儲綜合體”“共享式通用倉庫”、“室外步入式危險化學品耐火儲存柜”、“高能級物流倉儲投資建設運營主體”等倉儲設施與企業的新概念與新理念;明確與細化了倉儲標準化、綠色化與數字化、智能化的具體內容,細化了各類專業性倉庫、危險品倉庫、綠色冷庫的具體要求,明確了優化倉儲設施布局的專業需求及依據;提出了“建立全市統一的物流倉儲信息數據庫”“高等級倉儲設施建設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搭建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建立碳足跡數字化管理平臺”等倉儲行業發展與管理的新任務與新目標;
《政策》提出了支持優化倉儲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的若干新政策、或結合上海實際明確與細化了國家的相關政策,比如:“支持利用自有土地進行物流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引導各區以物流強度為導向設置考核指標,改變以單一經濟效益標準衡量物流倉儲用地績效的方式”,“約定土地物流用途并長期租賃的新型物流用地供應保障模式”;“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由各區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形成的土地指標市級統籌部分予以優先保障”;“在不影響社區生活品質的前提下,允許混合設置城市社區物流服務站、前置倉等小型物流配套設施”;“允許相應地塊用地性質在工業、研發、倉儲間進行轉換或混合設置”、“允許分層布局倉儲、辦公、商業、加工、研發等業態,打造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業態功能復合的“倉儲綜合體”;等等。這些政策的可操作性很強,必將有力推動上海倉儲業的優化提升,并在全國產生示范效應。
四、上海的倉儲《方案》及《政策》,為物流業相關行業組織、特別是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與倉儲現代化建設,深入開展行業調研,進一步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拓寬了視野與領域,指明了行業研究與服務的許多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