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
發布時間:2017-01-03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在2011年6月15日召開的“2011年中國倉儲業大會”上,中國倉儲協會發布了《2011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在擺脫金融危機后,2010年倉儲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與增加值、倉儲企業的業務規模與主營收入都有較快增長。各類倉庫設施繼續大幅增加,倉儲業經營業態與經營方式、增值服務于管理方式發展呈現多樣化態勢,但倉儲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倉儲業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與引導行業發展,轉變傳統理念,立足需求,科學定位。
一、全國倉儲行業發展的總體狀況
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與中物聯發布的全國物流行業統計數據表明,2010年全國物流業整體運行良好,倉儲業表現較突出。(一)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略有下降,其中保管費用占比略有上升。2010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7.8%,同比下降了0.3個百分點,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7.1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6.7%,其中,保管費用2.4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0.5%,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33.9%,同比提高了1.1個百分點;(二)物流業增加值穩步上升,倉儲業增速最快。2010年全國物流業增加值為2.7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1%,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其中,倉儲業的增加值2084億元,同比增長13.7%,高于物流業增加值的增幅0.6個百分點,保持了長期以來的增長勢頭;(三)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繼續增長,倉儲業增速最快。2010年物流相關行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郵政、貿易業)固定資產投產額30675億元,同比增長了19.4%,其中,倉儲業(含郵政)投資額為2238億元,同比增長了26.7%。
二、2010年倉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倉儲設施建設的新特點。金融危機暴發以來,倉儲物流企業建設倉庫的速度明顯趨緩,一些老的倉儲企業因為城內倉庫區的不斷拆遷,自主產權的倉庫面積大幅縮減;2010年以來,各類“物流園區”建設出現新高潮,倉庫是園區的基本設施;以“普洛斯”成功上市為標志,倉儲地產業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以阿里巴巴高調進入倉儲地產業為標志,電子商務公司等各類流通企業成為倉庫建設的重要主體。(二)在倉儲經營管理方面,倉儲行業資源整合與業務合作、倉儲增值服務有了新發展,倉儲業態更加細化,私人倉儲與金融倉儲規模逐步擴大。(三)以低溫冷凍倉儲設備、RFID技術、環保托盤等為代表的倉儲設施設備技術有了很大進步。
三、倉儲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一)政策與管理層面的問題。倉儲稅負重的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但仍然沒有解決;倉儲用地的取得方式與價格偏高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造成諸多不良后果;倉儲業的法規建設,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二)行業與市場層面的問題。倉儲業的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但體系還不完善,相關企業對倉儲標準化工作的響應程度還不夠;倉儲業的統計制度有待加強與完善;市場秩序與行業壟斷問題。(三)倉儲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四、倉儲業的發展趨勢與對策、建議
(一)對政府部門的建議,重點是三條:調整倉儲業的稅種與稅率;調整與規范倉庫建設用地的供應方式,合理規劃倉儲用地;制定倉儲業的法規制度;(二)中國倉儲協會,作為全國倉儲行業的社團組織,將繼續開展以下工作,促進行業自律、提高行業管理水平;(三)倉儲業應根據市場多樣化需求,合理規劃、有序建設現代倉庫;進一步細化倉儲業態,不斷探索與提高倉儲服務專業化水平、精益化管理方式。
查閱全文,請登錄“會員專區”或與行業發展部聯系
聯系方式:010-660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