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
發布時間:2017-01-03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在2013年5月8日召開的“2013年中國倉儲業大會”上,中國倉儲協會發布了《2013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2012年倉儲業總體發展勢頭穩中有升,增加值與投資額持續增長,各領域倉儲、各種經營業態發展有新進展,一些深層次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有的已經得到緩解,現有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同時也出現一些新問題;面對2013年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倉儲業的發展將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但總體良好的發展勢頭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一、全國倉儲業發展的總體狀況
(一)國家統計數據表明,2012年全國物流業整體運行平穩,倉儲業表現出平穩發展的勢頭;(二)商務部對全國524家典型倉儲企業(含以倉儲業務為主的綜合型物流企業)的調查統計數據表明:被調查企業2012年總資產與業務收入增長較大,各類倉庫面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從業人員與業務量平穩增長;(三)根據中國倉儲協會2012年第三季度對全國21個省區市(不含黑、吉、新、藏、青、甘、陜、云、貴、瓊)246家倉儲企業的問卷調查,近年來倉儲企業的經營定位與服務功能發生較大變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平有較大提高。
二、2012年倉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倉儲業發展與管理提上國家商務部工作日程,行業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果;(二)倉庫設施建設的“熱度”有所降低,各類倉庫設施適度增長;(三)倉儲企業轉變經營方式、提升增值服務,有新發展;(四)金融倉儲(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自助式倉儲等新的經營業態,正逐步向規模化發展;(五)網絡零售倉儲業務的社會化受到有關部門關注;(六)倉儲設施技術的應用與創新。
三、倉儲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政府與政策層面的問題:倉儲業法規缺失、倉庫設施建設“一地難求”、倉儲稅負重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二)行業與市場層面的問題:倉儲業標準體系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強、倉儲從業人員素質急需提高、產業結構不健全;(三)倉儲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倉儲企業的定位問題、商業模式與增值服務問題、技術手段與運作管理問題。
四、重新認識倉儲業的產業定性與定位
(一)重新認識倉儲業的產業定性:倉儲業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產業、屬于公共性行業、有一定的公益性;(二)重新認識現代倉儲業的產業定位。
五、對政府部門的建議
(一)建議加快出臺《倉儲業管理辦法》,特別是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加強對擔保存貨管理行業的政府監管,規范倉儲行業秩序和企業經營行為,進一步加強行業指導,提升行業發展水平。(二)爭取與落實支持倉儲業發展的專項政策。
六、對倉儲企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幾點建議
政府支持與相關政策是行業發展的外部條件,企業創新才是行業快速發展的主體。企業自身的經營方式和服務水平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根據自身條件與市場需求、特別是個性化需求,確定本企業的市場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定位,確定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重新認識、持續堅守,應該主動融入生產與流通企業的供應鏈中,開拓市場、創造需求,創新經營方式與服務功能;從企業盈利模式考慮,建議倉儲企業從八個方面進行變革。
查閱全文,請登錄“會員專區”或與行業發展部聯系
聯系方式:010-660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