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如何促進存貨(倉單)融資規范發展——記第八屆存貨融資與擔保品管理研討會開幕式
發布時間:2021-01-12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物流產業的數字化,研討數字化的存貨(倉單)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措施,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CAWD)、中國銀行業協會(CBA)、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APEC工商理事會(ABAC)/亞太金融論壇(APFF),在青島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聯合主辦的第八屆存貨融資與擔保品管理研討會暨青島自貿片區航貿金發展創新周(11-15日)于2021年1月11日在線拉開帷幕,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理委員會、中德聯合集團、中倉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此次活動。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會長沈紹基在開幕式上表示,建立健全存貨(倉單)融資服務體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已成為社會共識;基于國家現行法律、政策與標準,應當同步、全面推動“三方協議”下的存貨(倉單)融資與全國性可流轉倉單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在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與支持下創建跨行業自律機制,共同推進體系建設,促進存貨融資行業規范發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第一副秘書長楊洸在在開幕式上表示,本屆研討會所涉議題將對我國存貨融資與擔保品管理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行業協會作為自律組織,應當進一步發揮平臺作用,關注并指導會員單位理解和把握國家政策導向,聚焦存貨融資對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促進新形勢下存貨(倉單)業務規范發展,促進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的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APEC亞太金融論壇(APFF)總協調人Julius Caesar Parrenas在開幕式上表示,倉儲融資和擔保品管理是整個動產融資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助力所有企業更加廣泛地參與貿易活動。他也表示,中國在啟動和實施動產金融制度改革方面不斷取得一些進展,例如倉單信息登記平臺在本屆研討會期間揭牌。他還建議,要建立高度發達的動產金融政策和市場生態系統、加強供應鏈金融的數字化建設。
全國可流轉倉單倉單體系建設得到青島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在“雙循環”新格局下,青島市正在穩抓機遇,積極發揮青島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作用,希望本屆研討會將進一步聚集各界力量,推動航運、貿易和金融創新耦合發展,持續賦能。
在11日的開幕式上,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物資儲運協會聯合發布了團體標準《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運營管理規范》;三家協會與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體系中的全國性的唯一的倉單信息登記平臺——中倉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落地青島、并揭牌。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會主任趙士玉,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莉,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會長、中倉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紹基,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聶賢祝,中國物資儲運協會秘書長張華,中德聯合集團董事長宋崴出席揭牌儀式。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受邀就“發展存貨(倉單)融資可以有效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發表主題講話。李會長指出,動產融資是中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約有60%-70%的企業貸款都是涉及動產的貸款。動產融資不僅增加融資便利性也有利于提高金融穩定性、降低不良率。但是,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動產融資發展仍然相對滯后。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加大的問題,李會長表示,中小微企業多為應收賬款、存貨等動產,相較傳統融資方式,動產融資與中小微企業特性更為契合。因此,加快推進動產融資迫在眉睫。在存貨融資發展方面,李子彬會長強調,應當加快發展包括存貨(倉單)融資在內的動產融資,盡快落實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建立全國性電子倉單融資體系。其中,在政策層面,從2021年1月1日起,對動產和權利擔保在全國實行統一登記,有助于金融機構全面掌握企業動產和相關權利信息,提升給企業擔保融資的意愿。在行業標準層面,三家協會聯合發布團體標準《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運營管理規范》,共同牽頭設立“中倉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這標志著相關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會議特別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與自貿區發展的新要求”發表主題演講。她表示,加快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石。現代化市場體系構建需要繼續提升國內市場規模優勢,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提升體系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此外,要努力消除要素市場短板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加快發展應收賬款、存貨、倉單等多元化動產融資市場,建設多層次金融體系。
1月11日下午,會議就“新形勢下存貨(倉單)融資市場的正規化發展”進行了專題討論。專題討論由世界銀行集團IFC高級項目官員黃琳主持,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韶華,世界銀行集團IFC亞太區金融基礎設施技術援助線負責人賴金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市場創新部助理主任(主持工作)韓寧,中國小微信貸機構業務合作集群發起人、小微信貸專家嵇少峰參與討論。專題討論主要集中在存貨(倉單)融資正規化發展的三個方面:第一是存貨融資作為商業金融的一部分,要有正確的信貸思想,必須圍繞借款企業的經營循環進行;第二是針對不同風險水平借款企業的存貨融資,有基于不同控制程度的信貸方法。對于中高風險的借款企業,可以使用SMA和CMA的方法;第三是在現有制度安排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來進一步推動倉單融資的發展。本次專題討論還就《民法典》中擔保物權制度的相關進展、動產擔保物權的統一登記、支持存貨倉單融資的政策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并強調了新格局下金融機構應當轉變風控思維,提升以存貨為代表的動產融資領域競爭力,以及存貨(倉單)做為搭建供應鏈和產業鏈關鍵節點的作用。
上述內容已上線,研討會后續還將圍繞“存貨資產數字化”、“存貨(倉單)法律與規制建設”、“支持性服務”和“自貿區發展”等專題進行研討,請點擊“ https://symposium.chinawrr.com/8/ ”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