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報告 | 海外倉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2022)
發布時間:22-06-20 來源:2022中國倉儲配送行業發展報告(藍皮書)
(跨境電商、保稅與海外倉分會 周武秀 韓帥 )
根據海關總署相關數據,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達1.44萬億元,同比增長24.5%。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跨境物流的支持,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物流方式主要包括小包直郵以及海外倉備貨,受頭程物流艙位緊張及價格高漲的影響,海外倉本土發貨的優勢日漸凸顯,倍受跨境貿易企業尤其是電商企業的青睞。
一、2021年全球海外倉發展現狀
(一)海外倉相關政策出臺速度加快、力度加強
2021年,中央政府相關部門發布多項政策鼓勵加快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的發展,同時指出要進一步發揮海外倉的帶動作用,要培育一批優秀的海外倉企業,完善覆蓋全球的海外倉網絡。海外倉在對外貿易政策規劃中的重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方面與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穩定全球供應鏈發揮的重要作用密切相關;另一方面,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包括海外倉在內的國際物流需求在大幅增加。
各地方政府也正積極推動當地企業在海外倉領域的發展。如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海外倉企業研發智能倉儲技術,并鼓勵運用海外投資保險等政策性出口信保工具,降低海外倉建設風險。浙江省人民政府鼓勵企業在重點國家和地區建設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全球售后公共服務中心。
按照政策文件發布的時間先后,對2021年中央及相關政府部門發布的與海外倉有關的政策文件,匯總如下:
表1 2021年與海外倉行業有關的政策文件匯編(截止2022年3月31日)
發布時間 | 政策名稱 | 相關內容 |
2021年3月12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 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深化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貿易促進平臺、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建設,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模式,鼓勵建設海外倉,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 |
2021年7月9日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國辦發〔2021〕24號) | 完善跨境電商發展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優秀海外倉企業;完善覆蓋全球的海外倉網絡 |
2021年11月23日 | 《“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 (商務部) | 加快海外倉發展,培育一批代表性海外倉。加快推進海外倉標準建設,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或行業標準。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國辦發〔2021〕57號) | 進一步發揮海外倉帶動作用。積極利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等,按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促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鼓勵具備跨境金融服務能力的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建設和使用海外倉的金融支持。 |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59號) | 引導外貿企業、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加強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加快布局海外倉、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高物流運作和資產利用效率。 | |
國家發改委《“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發改經貿〔2022〕78號 | 引導企業優化海外倉布局,完善海外倉功能,提高商品跨境流通效率 | |
2022年3月25日 |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國發〔2022〕9號) |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充分發揮跨境電商作用,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 |
表2 2020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年度銷售額增長率排名(按地區)
排名 | 地區 | 電子商務銷售增長率 |
1 | 拉丁美洲 | 36.7% |
2 | 北美洲 | 31.8% |
3 | 中歐和東歐 | 29.1% |
4 | 亞太地區 | 26.4% |
5 | 西歐地區 | 26.3% |
6 | 中東和非洲 | 19.8% |
數據來源:Global Ecommerce Update 2021. eMarketer,中國倉協匯總整理
2021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線上銷售量均顯著增長(詳見表2、表3),海外倉因具備完善的倉配及配套服務能力,目前正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海外倉的數量已經超過2,000個,總面積超1,600萬平方米。經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海外倉領域內已經陸續涌現出一批頭部企業,但整體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遠未飽和,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
據中國倉協針對全球海外倉開展的不完全摸底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跨境電商海外倉頭部企業建倉面積增幅均值高達60%,部分腰部、中部企業面積增幅高達80%,部分剛轉型起步或正處于發展階段的海外倉企業增幅維持在20-25%,統計數據內平均面積增幅達45%。
表3 2018年至2021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情況
年份 | 電商銷售額(萬億美元) | 電商銷售額增長率 | 電商占全球零售總額的比例 |
2018 | 2.982 | 25.2% | 12.2% |
2019 | 3.351 | 12.4% | 13.8% |
2020 | 4.248 | 26.8% | 17.9% |
2021 | 4.938 | 16.3% | 19.0% |
數據來源:根據Global Ecommerce Forecast 2022. eMarketer及E-commerce as percentage of total retail sales worldwide from 2015 to 2025. Statista,中國倉協匯總整理
二、2021年海外倉領域面臨的問題
(一)新冠肺炎疫情負面影響
疫情加大了海外倉企業的運營風險,疫情發生后,部分國家陸續關閉邊境,嚴格限制人員進出境,致使海外倉企業面臨較為突出的人力資源問題,對國內外員工流動方面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跨境電商領域中小海外倉企業人工成本顯著提高。此外,國際物流運費上漲,對國際貨運的履約效率造成了極大影響,歐美等中外貿易發達地區的海外倉出現坐地起價、無序競爭等情況。
為保障供應鏈暢通,促進海外倉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分會同大型海外倉企業建立全球海外倉公共信息平臺與公共海外倉數字化運營服務平臺,促進海外倉行業的高效運轉。此外,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分會將積極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政策性與商業性銀行及社會資本的合作,討論、籌備成立海外倉產業發展基金,助力海外倉建設及運營。
(二)通關報關存在難度
墨西哥、中亞及部分“一帶一路”國家關務不透明,通關與報關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所在國手中,具有相應AEO海關資質,具備報關體系化運營能力的中資企業數量不足。此外,部分企業對相應國家商品進出口的政策與規定了解程度不夠。
為引導企業合理建設與合法合規運營海外倉,分會將定期為企業提供目的地國家關務、稅務、法務等相關政策的宣講與解讀,協助企業開展AEO認證。
(三)本土配送延遲
由于一些國家對于貨物運輸資格具有嚴格規定,中資企業難以取得相應資質,我國海外倉企業具備的本土配送能力有限,如果與DHL、UPS等本土配送企業沒有較深的合作關系,配送效率會受到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例如商務關系、優惠折扣等,這些情況都使海外倉的運營壓力倍增。
為提升我國企業在各目的國的本土配送效率,分會將依托國際倉儲與物流聯盟秘書處,以國際組織身份,積極對接國外倉儲物流相關行業協會,統籌協調所在國內陸物流及本土配送企業,建立協同響應機制,助力中國配送企業重點開拓“一帶一路”及“RCEP”區域各國家的配送市場。
三、2022全球海外倉發展趨勢
(一)海外倉網絡布局持續優化
據中國倉協針對全球海外倉開展的不完全摸底調查數據顯示,2022-2024年,約75%的第三方物流及海外倉企業有擴倉計劃。主要國別集中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及地區,部分企業在RCEP區域的東南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俄羅斯、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等)、拉美(巴西)及非洲地區(埃及、吉布提、尼日利亞等)也有建倉計劃。約67%的企業選擇采用租賃方式來擴倉,建倉后,高達80%的企業將自用,其余約20%的企業選擇將倉庫對外出租。此外,頭部企業計劃建倉面積在20萬平方米以上,腰部企業計劃建倉面積在5萬平方米左右,中小企業計劃建倉面積一般在2萬平方米以下。
(二)“獨立站+海外倉”前景良好
2021年4月以來,亞馬遜以涉嫌違反平臺規則為由,對其平臺上的中國跨境電商賣家進行嚴格管控,大批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的店鋪被亞馬遜暫停銷售、凍結資金,隨后被要求將滯留庫存清倉轉倉,相關統計顯示,此次“封店潮”共波及超5萬中國商家,行業損失預估超千億元。
在以電商平臺為中心的傳統B2C跨境出口電商貿易形式中,由于前期投入少,商家可憑借從電商平臺處獲得的流量支持,迅速切入海外市場。因此,早期出海的中國企業大多選擇入駐第三方平臺來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近年來,跨境電商已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一種外貿新業態。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逐步發展,該業態的缺點也逐漸凸顯:一是過度依賴亞馬遜、eBay等全球性電商平臺,電商平臺權限過大,商家話語權極少。并且,隨著平臺業務逐漸成熟,亞馬遜等電商平臺開始希望通過向商家提供廣告推廣等服務形式,將站內流量資源進行變現,商家所面臨的引流成本越來越高。二是企業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在該貿易形式下,我國出海企業主要負責為平臺供應商品,并未將自身業務渠道有效觸達至消費端,因此消費者對平臺的黏性更強,不利于我出海企業形成自身品牌效應。
此種情況下,跨境電商企業依托本土力量,發展“獨立站[1][A1] +海外倉”的運營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海外倉除了可提供倉儲配送等基本服務外,還具有國際貨運代理、報關清關、維修、分銷和存貨及倉單融資等連代與增值服務,可在B2B2C業務流程中合理介入,起到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有效拓展我國出海企業的產品分銷方式,并與所在國現有中小型分銷渠道相互配合,從而有效整合當地資源進行產品分銷。依托于獨立站,企業可以有效打造私域流量,提升自身知名度。通過將獨立站與海外倉有機結合,能夠幫助企業減少對電商平臺的過度依賴,將貿易渠道分散在全球,并掌控在自己手中。通過自營獨立站和亞馬遜、eBay等第三方平臺進行銷售,依托海外倉發貨,僅2020年前三季度,遨森就實現凈利潤2.486億元,同比增長1936.4%。
但現階段,獨立站在提現額度及資金回國的方式上,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制造業海外倉需求持續增長
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放國境,我國生產制造、工程類企業相應項目的用倉需求持續增長,此類項目一般需要海外倉的設施設備及運營管理能力滿足一定的條件,例如對倉內裝卸設備及組裝加工方面的特定要求。為保障國際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生產制造、加工型企業的建倉需求日漸增長,但現有海外倉建設與運營的案例表明,在境外建設倉庫與從事物流運營在業務規模與資金實力上存在相應的門檻,建議此類生產制造、加工型企業前期可以采用租賃的方式用倉,待對所在國家倉儲物流政策規定、海外倉基本運營方式與流程具備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再考慮自行建設倉庫。
為降低中大件產品的物流成本,便于通過海運等相應方式進行批量運輸,縮短物流時效,現階段物流節點(如海港、陸港、空港)附近的海外倉需求與發展趨勢良好,此類海外倉為貨物分撥的便捷性提供了保障,并且部分倉庫會具備保稅倉儲功能,目前已經成為綜合類海外倉發展的新方向。如招商局控股(吉布提)有限公司,在自貿區內擁有具備保稅功能的倉庫約8萬平米。可提供國內集貨、海運、吉布提碼頭到自貿區的全程物流、清關及存儲服務,吉布提自貿區到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空運服務,以及部分目的地國家的末端派送服務。
未來幾年,制造業海外倉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具有相應實力、精力及資源的海外倉企業可與工程類企業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從而全面提升我國工程項目物流的服務能力與服務效率。
(四)“一帶一路”沿線及“RCEP”區域海外倉逐步興起
近幾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持續加快。據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我國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對上述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為5.67、5.35、4.88、2.4和2.34萬億元,分別增長19.7%、19.1%、20.2%、9.4%和18.4%。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此外,2021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達12.07萬億元,增長18.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0.9%。其中,出口5.64萬億元,增長16.8%;進口6.43萬億元,增長19.2%。
據海關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我國與世界主要貿易主體之間的貨物貿易均為順差,與去年同比均有增長。從出口額度看,前三甲分別為歐盟、美國與東盟,出口總值分別為5824.8億元、5834.1億元、4864.3億元;從出口增長幅度看,前三甲分別為歐盟、拉丁美洲與韓國,分別為21.4%、17.6%、16.01%;但對韓國及日本為貨物貿易逆差,且與韓國的逆差大于日本,逆差額度分別為674億元、212億元。
目前,我國建設海外倉最熱門的國家基本分布在歐美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而這些國家的倉儲物流技術比中國發達,其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租賃成本等相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及“RCEP”區域國家更高。2021年第一季度,美西洛杉磯熱點地區倉租為13.2美元/平方英尺/年,(折合人民幣8.1元/平方米/年),2022年第一季度,美西洛杉磯熱點地區倉租上漲至21.6美元/平方英尺/年(折合人民12.8元/平方米/年),較2021上漲幅度較大,同比增長63.6%,且一倉難求。雖然“一帶一路”沿線及“RCEP”區域國家的海外倉發展水平不太成熟,且投資風險較大,但其地租、倉儲等費用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普遍較低,市場潛力大。因此未來幾年海外倉企業除了會持續在歐美等發達地區布局擴倉外,在“一帶一路”沿線及“RCEP”區域國家布局將成為新趨勢。其中“RCEP”區域內東盟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及柬埔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匈牙利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具有地理位置、貿易環境等獨特優勢,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及自身發展需要,參考商務部外貿司會同駐外使(領)館、中國倉協聯合發布的《重點國別海外倉建設指南》,并結合中國倉協發布的《全球海外倉摸底調查專題報告2022》,合理統籌布局海外倉儲網點,并持續優化海外倉服務網絡。
(版權說明:以上內容已由出版社帶書號印刷發布,版權歸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所有。如需引用,請務必注明來源。聯系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海外倉分會,獲取更多專業咨訊:010-63361361,15810027495)
[1] 是由杭州電子商務研究院發布的定義,是指基于SaaS技術平臺建立的擁有獨立域名,內容、數據、權益私有,具備獨立經營主權和經營主體責任,由社會化云計算能力支撐,并可以自主、自由對接第三方軟件工具、宣傳推廣媒體與渠道的新型官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