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角】關文杰:中國金融倉儲發展現狀與趨勢
發布時間:25-01-06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2024年12月12日,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中國物資儲運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金融倉儲創新發展大會暨醬酒行業資產數字化大會”在遵義成功召開。
北京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倉協金融倉儲分會會長關文杰,發表了以“中國金融倉儲發展現狀與趨勢”為主題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大家上午好!我謹代表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金融倉儲分會,對出席本屆大會的各界領導、嘉賓、代表,表示熱烈地歡迎。
各位嘉賓,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數字強國,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黨和國家對我們金融機構在數字時代的發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必將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方面形成關鍵力量。
一、當前金融倉儲行業特點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提升生產力水平、推動產業升級已經成為擺在各行業面前的緊迫課題。而數字經濟作為新的生產要素,與新質生產力的結合將會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特別是在推動產業數字金融發展方面,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將為產業提供更多的增長動力和效率提升空間,也能極大提升存貨資產的透明度和融資的便利性。當前,中國的金融倉儲具有以下特點:
1、市場規模巨大
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等機構基于企業的正常經營循環進行過測算,中國的存貨融資市場規模應該達到30萬億。而由于存貨極為分散和非標準化,當前還難以形成規模市場。但資產數字化帶來了解決方案,通過將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存貨等轉化為數字化資產,去解決供應鏈金融的信任和效率問題,從而加速資金流轉、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2、應用場景多元
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基于產業鏈供應鏈的資產數字化場景多元,債權資產項下已經形成基于核心企業應收賬款的電子債權憑證類資產服務,供應鏈票據類資產服務;貨權資產項下也正在倉儲物流數字化基礎上形成全流程貨權管理服務。這類服務可覆蓋倉儲、物流、生產制造、商品交易與流通、配套金融服務等多元場景。
3、數字化的金融倉儲升級進程加快
數字經濟與金融的結合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融合,更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不僅需要跟上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更需要在數字時代中找到自身的發展路徑。發展產業數字金融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可以為商業銀行本身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和增長點。
4、金融機構高度重視數字化倉儲融資產品創新
鑒于倉儲融資可以增加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可以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效的融資方式、可以落實金融監管部門相關要求,當前,大多數商業銀行對倉儲融資持積極態度,將其視為一種具有潛力的業務領域,并積極布局和拓展業務。但不可回避的是,倉儲融資也存在一定的業務風險,導致很多商業銀行仍然對倉儲融資持審慎的態度。因此,需要我們行業組織聯手業內相關機構共同推動。
從剛剛沈會長的致辭中,我們看到,中國的倉儲融資行業,與10多年前相比,無論在法律、政策、技術、知識體系、基礎設施層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數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突破性發展,以數字生態和金融科技相融合,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了全新的路徑。我們要以新的視角認真審視“融資難”真正的癥結所在。從信貸供需雙方存在的矛盾方面審視,問題的本質是傳統的信貸服務方式與中小企業不斷增長的新需求,與國家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調整要求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
二、行業發展趨勢與現狀
1、法律基礎逐步完善
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和《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將倉單質押以“設質背書”、“實際交付”以及“保管人的記載”作為三大必備要件,明確了倉單質押的標準,完善了倉單質押的法律基礎,應該說,這些規定為存貨與倉單的擔保融資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但現行法律存在一些空白點:(1)倉單與入庫單的界限與用途不明確;(2)倉單的適用范圍和出具條件不明確;(3)倉單的流轉規制與登記機構不明確。在發達國家,這是由專門的《倉單法》來規范的,但我國還沒有這方面的法律規定。這需要我們業內人士不斷呼吁。而另一方面,法律與規制建設的進步也需要更多的市場實踐去總結與歸納。因此,需要在法律和規制的推廣與市場創新業態之間,建立長效聯動的反饋機制。
2、技術賦能與規范性問題
近幾年,技術進步對于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驅動力,通過物聯網等技術對于存貨進行監控,基于存貨數據生成電子倉單的模式已經在市場開始萌芽,也帶動了一批創新的金融機構在技術力量的支持下,開始了新一輪存貨融資服務的嘗試。技術賦能行業可以解決存貨電子倉單化以后的管理便利性和貨單一致性問題,但由于目前市場還缺乏對這一類技術服務的規范性,技術服務平臺在一筆交易或一個融資服務中的具體角色、職責和權利并不完全清晰。且倉儲、技術、金融機構、貨主各方對于技術賦能行業的理解不相同,這其中可能出現由于規則的不透明性和對規則認知差異,而造成相關風險。在協會的支持下,中倉登公司正與相關金融機構建立“倉儲金融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實驗室框架下,正在逐步建立與相關金融機構的電子倉單業務標準模式。
3、政策支持與政策執行問題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原中國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推動動產和權利融資業務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銀保監發〔2022〕29號發布,文中明確提出支持銀行機構普通電子倉單融資,支持銀行機構接受監管方簽發的標準化、格式化電子倉單。文件表明,金融監管部門與行業達成共識,除期交所體系外的倉單外,倉儲企業出具的標準化、格式化電子倉單具有融資屬性,是可以進行融資的擔保品,不再是信貸機構“風險敞口”資產,為下一步信貸機構開展電子倉單融資打開“大門”奠定基礎。這些政策的出臺將極大可能帶動市場各方將資源投入到鼓勵發展的方向上來。
4、金融倉儲側行業標準化和自律工作逐步建立體系得到更多機構認可
在倉儲行業,相關行業組織已經建立多級標準體系:一是包括倉庫建設等標準:主要的標準有《通用倉庫等級》等;二是金融倉儲標準:《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倉單要素與格式要求》等;三是倉單體系的標準:《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管理規范》,以及依據這些標準和規范評價出的各類星級倉庫、星級冷庫(星級冷鏈集配中心)、數智良倉、擔保存貨管理資質企業等,將為金融機構選擇合作伙伴提供選擇。
三、展望
今年,金融倉儲分會已經發布金融倉儲優秀案例集,這些案例中,以技術企業申報最多,每家案例各具特點,但又具有共同點:一是企業的倉單(存貨)運營平臺深入服務某類特定產業;二是以存貨(倉單)融資支持服務為切入點;三是通過運營平臺,為該產業提供多項供應鏈服務;四是以信息化為基礎,整合多方資源。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金融倉儲創新發展大會,就是要將行業的研討成果向深度服務產業。
各位嘉賓,過去十年,沈會長帶領分會為行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為倉儲融資行業提供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可推廣的解決方案。面對未來,我做為分會會長,也深知責任重大,我們要共建起一個多方共同參與、面向產業數字金融專題領域的長期交流互動平臺,聚眾智、采眾長、合眾力,以生態協同、運營協同、技術協同和價值協同,以此提升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將過去十年行業的實踐成果推廣到金融機構倉儲融資項目中去,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長期存在的金融供給與需求結構性失衡問題,為“強國”戰略實現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開創數字金融的美好未來!謝謝大家!